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
location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传播 > 科普文章
left
科普传播
科普文章

吴征镒与中国橡胶产业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9-12-08  |  作者:采集工程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关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然而,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脱胎而出的新中国,疮痍满目,百废待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封锁,国家决定在我国南方地区开展橡胶宜林地综合考察,独立自主发展橡胶产业。1953年-1955年,吴征镒随考察队赴海南、粤西、桂西南进行橡胶宜林地考察。 

  
 

  吴征镒 

  考察队由生物资源和区系、植被、土壤、气象、生理、生态等科技人员组成,还有来自农垦系统的科技人员许成文、郑学勤、李嘉仁等参加。吴征镒和土壤学家马溶之、李庆奎、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等也随队参加考察。 

  考察队分成若干分队分赴雷州半岛、海南西北部、徐闻、海南东部等地,对我国南方地区的热带季雨林,特别是次生林和灌草丛等植被的分布演化规律进行综合考察,结合这些地区地处热带北沿的特点,着重了解季风、台风、寒潮和干旱的实际影响。 

  
 

  1957年,海南岛热带资源考察,在江陵热带雨林考察。 

  当时,在琼、粤、桂、滇地区,以退伍的解放军为主,已经遍地开花式地建起了橡胶农场。他们用拖拉机开垦,挖出杂木林树根和草被植物,遇上暴雨发生了严重水土流失,导致橡胶幼树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农垦部长王震请求中国科学院支援,中科院派吴征镒、马溶之、李庆奎和罗宗洛等专家到橡胶垦殖区实地考察,他们对橡胶种植区的气温、雨量、土壤及橡胶营养生理等生态要素进行了全面考察。 

  根据调查,他们提出了实施大苗定植,用本地树种营造防护林,利用林下次生植被作地被覆盖物,放弃拖拉机农耕措施等建议。他们还提出粤西、桂东沿海及龙州石灰岩地区和海南西南干旱沙地区域等地区不适宜种植橡胶,应当放弃种植橡胶的建议。 

  
 

  1959年,中苏联合考察队在西双版纳勐仑沟谷雨林中考察,吴征镒午间野餐吃糯米饭。 

  考察过程中有一个小插曲,当时考察队里来了复旦大学生物系刚毕业的7位女生,吴征镒看到这些新生力量,非常高兴,按植物分类学家的习惯,给她们订了一个植物学名“Fudan multifolia”(复旦七姊妹花),她们成为植被、区系和生态条件考察的主力。如今复旦七姐妹也都变成耄耋之年老专家了,她们都还记得吴老给她们订的植物名,铭记着吴老对她们的关爱和鼓励。 

  
 

  1981年,吴征镒先生(左)与英国植物学家Michell教授在云南大理苍山考察,图片来自科学网 

  吴征镒等一批专家参加橡胶宜林地综合考察,提出结合我国实际状况种植橡胶的可行性建议,为我国在北纬18°-24°地区成功种植橡胶做出重要贡献。“橡胶在北纬18°-24°大面积种植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吴征镒和各位专家都是获奖者。 

  全球天然橡胶的种植亚洲占9成。2016年我国的橡胶种植面积达面积114万公顷,居亚洲第三位(次于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海南橡胶林,图片来自中新网 

  我国云南、海南和广东三省橡胶种植面积114万公顷,产胶85万吨。其中云南橡胶种植面积56.67万公顷,产胶43万吨,海南橡胶种植面积53.33万公顷,产胶40万吨,广东橡胶种植面积4万公顷,产胶2万吨。 

  我国天然橡胶种植从无到有,走过百余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自力更生发展天然橡胶产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力地支撑着我国橡胶加工业的发展。对此,吴征镒等科学家的考察功不可没! 

  
 

  吴征镒 

  (1916.6-2013.6) 

  植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作者简介: 

  吕春朝,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曾任吴征镒院士办公室主任、《中华大典·生物学典》副主编兼《植物分典》常务副主编,现任吴征镒科学基金会办公室主任。 


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19 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