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媒扫描
总有一些人值得纪念。 总有一些事值得传弹。 总有一些传奇涤荡人间。 总有一些故事洒落高原。 打望山川,是草木托起生命的葱绿; 仰望夜空,是星辰铸就人间的思念。 1月8日,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云南斩获8项。 科技,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永恒探索,也是人类打开认识世界的方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起了那位在云贵高原上一生与草木为伴,故去便化为星辰的科学家。 他虽已离去5年半,但云贵高原的山川与河流,依旧在述说着他的传奇; 他在90多岁的高龄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一直就是云南科技人的楷模。 他三下云南,与这片土地结为一生相伴; 他90多年的时光,全献给了草木。 他是中国植物科学界的高山。 他是吴征镒。
(一) 有些人是天才,有些人是庸才,有些人是蠢才。 天生万物,奇奇怪怪,龙生九子,长长短短。 曹冲5岁会称象,甘罗十二当宰相,司马光7岁砸过缸。 天赋,决定了人生短短,会发多少光。 朗朗三岁学琴,五岁拿大奖,年纪轻轻已是众人仰望。 兴趣,决定了你能不能走上人生的巅峰。 传奇,自然有所同,也有所不同。 江西九江,人杰地灵。 出生在长江这个拐角的吴征镒,自小就迷倒在植物世界中。 小学时,已熟读四书五经,自然课却是最爱。 什么清代吴其峻的《植物名实图考》、日本牧野福太郎的《植物知识图鉴》等,都不过是这位天才少年眼中的“猎物”,想想今天“王者荣耀、吃鸡游戏”横扫校园的年代,这是多么地不可想象。 一朵花、一株草,吴征镒的梦想是搞明白它们从何而来?又向何而去?它们有多少兄弟姐妹?它们有对于人类植物科学的应用何在? 鸡汤文说:梦想总要有的,万一他就实现了呢? 吴征镒不相信鸡汤,只相信眼见为实。 清华大学毕业后,第一次奔到大西北科考。而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吴征镒与临时大学的同事们徒步穿越湖南贵州,暂时安身昆明。缘分总是不期而至,云南植物王国立刻吸引住了这位科学青年。 1945年,日本投降后,神州大地进入解放战争,但遍地烽火并没有影响吴征镒对植物科学的探求。 他放弃了出国的机会,整天行走在云南的山山水水间,调查采集植物标本。 在这个科学技术贫乏的战争年代,他硬是和同事们在大普吉陈家营的破庙内克服种种困难,自写、自画、自印,完成了《滇南本草图谱》,这一成果后来被尊为植物考据学的起源之作。
(二) 学而优则仕。 这条原理在新中国向来常见。 但吴征镒是个例外。 1949年,吴征镒当上了北京市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几个月后,又被任命为中科院党支部书记,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但他对当官根本没什么兴趣。 世界那么大,他想去看看。 他想念云南的植物。 他想打开云南,发现世界。 他想对话草木,聆听生长。 于是,三年后,他带着一家四口,再赴云南,创办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这一年,他42岁。 这一来,就无归途。 他走过西双版纳的山,他淌过丽江的水,他端详过德宏的草,他欣赏过大理的花。路线弯弯曲曲,痕迹深深浅浅,足印高高低低,方位南南北北。 一晃45个春秋变成过往。 2004年,经过全国80余家科研教学单位的312位作者和164位绘图人员80年的工作积累、《中国植物志》正式出版,该著作200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大部分都是在吴征镒担任主编后完成的,全套2/3都是吴征镒编研的。 而他也凭借发现1766个植物新种和新属,成为中国植物学领域的一哥。 为业界所公认的是,他把中国植物大家庭的底摸透了——301科31155种植物,他找出了这些植物的起源和分布,他也回答了中国植物资源如何保护如何利用的问题。 凭借这些成就,2007年,他捧回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杯。
(三) 在吴征镒生前,他写过一句话:如果我死去,请在我的坟头种上一棵树。 不论生亦无论死,他皆视草木为知己,视山川为知己,视大地为知己。 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青石上,他题写了八个大字——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很多人说,这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奠基铭文,但又何尝不是吴征镒一生的写照? 2013年6月20日,这位植物学泰斗在昆明去世,他走完了人生中的97年岁月。 他一生拿奖无数。 他与云南这块土地亲近了一甲子年轮。 他把云南植物王国推向世界。 他留给人间的科研后来者三个境界:立志立题,确立科研思路;殚精竭虑,百折不挠;上下求索,终有所得。 2011年12月10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第77508号公报,将第175718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征镒星”。 他因草木而生,他向星辰而去。 前路漫漫,上下求索。 来者多多,踏歌而行。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5-2019 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