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植物学会
|
媒体扫描
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青藏高原泛第三极地区涵盖青藏高原、帕米尔、兴都库什、高加索等山脉,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带,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 8月29日,200多名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82家科研院所、高校、植物园、企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云南昆明,参与首届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国际前沿学术研讨会,致力推动泛区域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发展,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携手未来研究合作。
首届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国际前沿学术研讨会现场。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摄 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需要国际合作 泛第三极地区有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最年轻的高原和密集的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是北半球植物多样性最富集、最精华、最独特的区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强烈的区域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不确定性较大的地区。 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单元,青藏高原是开展地球与生命演化、圈层相互作用及人地关系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我国2017年启动第二次青藏科考,围绕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及其影响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野外科学考察和系统研究。 6年来,科考队探索了气候变化影响下亚洲水塔失衡的特征和影响;揭示了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查明了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发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新证据,服务青藏高原绿色可持续发展;融入国际组织和计划发展战略;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等。 “虽然成绩令人瞩目,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泛第三极地区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如冰川退缩、冻土退化、泥石流频发、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说。
在此背景下,来自泛第三极沿线国家近2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加强交流,增进了解,建立合作,必将推动泛第三极区域协同创新,引领植物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促进泛第三极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姚檀栋说。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的杜鹃花属植物。昆明植物研究所供图 云南是泛第三极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云南省,地形复杂多样。从中越边境的河口县最低海拔76米,不断攀升到云南西北部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最高海拔6740米。著名的长江、澜沧江、怒江流经云南,形成著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 云南是中国著名的“植物王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一直以来广泛被关注。数百年来,众多中外植物学者陆续来到云南采集标本、开展研究,推动云南植物不断被全球学界认识和了解,使得云南成为中国植物学重要的研究中心。 2006年,中国最大的地区植物志《云南植物志》全部出版,记载云南已知全部野生及习见栽培高等植物433科3008属16201种,基本摸清了云南植物家底。 “在美丽的云南,自然保护区数量位居中国国内第一。云南省也高度重视和支持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宋光兴说,区域内拥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了植物化学、植物多样性、植物特色提取、种子种业等领域的科研平台,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积极支持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等重大任务,并将植物资源有关研究和开发作为云南省科技项目资助的重要方向。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云南省还积极推动植物多样性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近年来,先后设立了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依托昆明植物研究所建立的“中国-中亚生物多样性联合研究中心”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通过国际合作,增进了国外同行和云南的交流合作,提升了中国与各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拓宽了合作视野,实现了共同发展。”宋光兴说。
西藏-喜马拉雅-横断山地区地形图。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供图 保护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科学家是“行动派” 在泛第三极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利用和保护工作中,众多科研院校和中国科学院在滇的研究机构,是重要的力量。 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为例,该所长期立足中国西南和喜马拉雅,积极参与取得一系列重要的成果与进展。该所是《中国植物志》(中英文版)《云南植物志》《西藏植物志》等重要志书的主要完成单位之一。 “我们建成了全球第二个、亚洲最大的野生植物种子保藏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研究并开发了16个目前仍在广泛应用的植物天然药物,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积极贡献力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李宏伟说。 昆明植物研究所也在不断推动与中亚、东南亚、非洲及南美等国家的合作,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发起并共建了“全球葱园”等国际合作平台,与国内外合作伙伴联合发起“山地未来”行动计划,与亚洲、南美等合作伙伴实施了许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搭建泛第三极地区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奠定了基础。 2021年,研究所参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并举办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主题边会,“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也被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和中国COP15大会执委办设立为COP15永久性成果展示点。 在昆明,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泛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建言献策,分享新视角、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进展,并从区域甚至全球尺度上交流泛第三极植物多样性形成与维持机制前沿科学研究最新成果,探讨植物资源挖掘与可持续利用的绿色发展新策略,共同应对全球化下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推动制定泛第三极植物多样性保护全球行动计划,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区域高水平人才培养。 专家学者们表示,应以当下为起点,深化相关研究,也希望全球科学家参与到第三极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来,共同促进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中国科技网 2023年8月29日) 来源: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8/f031f56441244669946eca8da2ad2d11.shtml#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2-2016 云南省植物学会,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05000394号】
地址:中国云南省昆明市蓝黑路132号 邮政编码:650201
点击这里联系我们